整统一下

让生活更轻松

名家专栏

爱之谜的底层探究

来源:admin时间:2023-5-23 16:38:33次数:/次返回列表

       本人结合心理学家的研究曾这样描述:儿童在母腹这个全有的世界被抛入外部世界,就踏上了不归路,就在陌生的环境中面临着生存的压力和死亡的恐惧。在无意识欲望的驱动下,儿童开始寻找失去的天堂,寻找安全的可以依赖和委身的对象。法国精神分析大师拉康认为,6个月到18个月开始的镜像阶段,就开始了对象认同(也就是主客体分化)的过程。从自我的镜像认同到对妈妈的认同,经由妈妈向父亲的认同,打开了象征秩序的维度。“父亲的名字”作为语言文化的象征,指的是法的场所,支持着法且颁布法。儿童在对象认同过程中逐步有了自我意识。又因为,儿童在向少年、成人跨入的过程中,无意识欲望寻找的对象总是对象的缺失,认同的对象总是一个“他者”,当他(她)认同而依赖和委身的对象缺失时,就去寻找“替代”,抓住一个别的什么对象作替身。在前后相继的连续认同和寻找“替代”过程中形成观念意识中的自我,造就了自我理想——构成理想自我形象或开辟理想目标引领的道路。儿童在早期还没有形成自我意识之前,生物力比多驱力和语言文化驱力就已经是作为无意识欲望存在的,它推动儿童(主体)在寻找依赖和委身对象的同时,也在建构着主体自我的身心结构。人的心理事实,正是人的身心结构与生物力比多驱力和语言文化驱力作为无意识欲望动力机制的存在,它们处在既相对稳定又变动不居的交互作用过程中。

       精神分析表明,人的无意识欲望与自恋密切相关。马瑙尼(Mannoni)曾把自恋概念进一步分为与自身躯体的自恋认同和与他人的自恋认同,拉康认为这是一种完全正确的划分。它不仅与“镜像时期”理论所揭示的自我的形成轨迹相符合,而且进一步发展了弗洛伊德关于自我力比多的理论。拉康分别称它们为第一性自恋和第二性自恋。第一性自恋与第二性自恋共同构成了人类的想像世界。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第一性自恋不仅使人类主体获得了对自身躯体的统一感,而且也是第二性自恋的基础。另一方面,虽然第二性自恋源自第一性自恋,但是,从它所引发的后果来看,它可以说更为重要。因为,正是通过第二性自恋,自我力比多才得以离开自身躯体而转向他人或他物,从而形成一个由想像关系所构成的世界。
       精神分析还表明,自恋与某种爱有关。拉康把爱分为两种:一种被称为“想像的激情”(passion imaginaire),即弗洛伊德所说的迷恋(Verliebtheit);另一种被称为爱的“积极的礼物”(1e don ac—tif)。作为“想像的激情”的爱,“乃是欲求被爱之人的爱;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想把他人捕捉在作为对象的人之中的企图”。作为“积极的礼物”的爱则是在象征层面上构成的,它“总是超越想像迷惑而朝向被爱主体的存在,朝向他的特殊性”。很显然,所谓“想像的激情”就是自恋之爱;作为“积极的礼物”的爱则是对自恋之爱的超越。
       自恋是一种自恋之爱,一种“想像的激情”。就其内在结构而言,自恋之爱其实是一种欲望被爱。从爱的隐喻机制可以看出,自我如想成为被爱者,首先就得占据他人的位置,而占据他人的位置就是取而代之,就是置他人于死地,所以爱有时也是一种谋杀。拉康的博士论文《论偏执狂病态心理及其与人格的关系》研究偏执症与人格之间的关系,其中论及一位名叫爱米亚的偏执症患者。在巴黎的一家剧院内,一向本分的铁路职员爱米亚用刀子刺伤了一位与她毫无私仇的著名女演员。由于犯罪动机的莫名性,爱米亚最后被认定为精神病患者,被判无罪且送人了精神病院。拉康指出,那位被刺伤的著名女演员其实正是爱米亚所追求的理想自我,是她所要想像认同的对象。在单一的自恋性想像维度中,想像认同他人,无疑就是置他人于死地,而刺杀行为,也不过是爱或自恋认同的一种表现方式。(参见黄作的《不思之说》)
       “镜像时期”的经验表明,与镜像的认同即第一性自恋促成了人类主体自我的诞生。自我诞生后,从想像层面上看,人类主体与外界的关系就成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也就是第二性自恋关系。一方面,自我不但处于想像关系中的一极,而且还位于核心地位,世界是围绕着自我而构成的,自我是一切想像关系的缔造者,于是,围绕自我构成的所有东西往往都带有一种拟人特征,甚至我们可以说是拟自我特征。另一方面,他人作为想像关系的另一极,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想像关系具有如此明显的自恋特征,以至于拉康说:“因为,当主体把自身置于自我域之中时,事实上一切都受自恋关系的支配。”当然,这不是人类主体的全部,人类主体不仅受到想像秩序的迷惑,而且也受到象征秩序的影响。不过,虽然人类主体后来通过象征秩序的干预调节了想像的迷惑,但是,“自恋结构有一种无法根除的特征”,它将一直伴随着人类主体,并不时地在主体身上表现出来。
       按照拉康上面的说法,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即第二性自恋关系,这当中作为“积极的礼物”的爱则是对自恋之爱的超越。那么,何以能够超越自恋之爱呢?拉康认为,唯一的路径就是对他人的认同或者说真正的“承认”。“人的欲望是在他者的欲望里得到其意义。这不是因为他者控制着他想要的东西,而是因为他的首要目的是让他者承认他”,“另一个”自我意识的承认是其关键。本人认为:承认首先就需要彼此进入对方的心灵世界,在建立平等关系(而不是主奴、主仆关系)基础上认同对方的存在及其价值意义,进而建立彼此信赖、甚至是依恋的关系。
       承认的本质是自我认同。也就是在这个承认的意义上,“他对他者的欲望的对象生发出欲望来”。“这个欲望显得是将个人塑造于一个意外的深度,这个欲望就是想要使自己的欲望被承认的欲望”。这话有些费解,通俗的解释是这样的:欲望的真正对象是一种缺乏,所以,人在自己的心灵世界总是欲望成为他者欲望的欲望,成为他者欲望的对象。“想要使自己的欲望被承认的欲望”,拿爱为例,就是在自己的心里想成为被他者爱与依恋的对象。当然,爱的对象不同,内涵不同,所以表达方式也不同,这要做具体区分。但是,最基础性的东西是一样的,或者说大同小异。
       慨而言之:在爱之谜的底层探究中,本人认为,人总是“自恋恋人,自爱爱人”的。撰写此文,意图在于提醒朋友们:谨防自恋"想像的激情"燃烧了自己;但愿我们每个人作为爱的“积极的礼物”均能超越自恋之爱,认同他者,承认他者的存在及其价值意义,欲望他者欲望的欲望。
相关新闻
news show

2022 Copyright ©河南整统心理科学研究院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豫ICP备2021008579号-1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