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统一下
让生活更轻松
来源:admin时间:2023-4-1 17:03:37次数:/次返回列表
彭艾梅女士在我的博文后面发表评论:能这样理解“人的生命成长过程和终极目的都在追求需要(或欲望)的满足”是一个健康的生命状态吗?这与其说是一个评论,还不如说是一个质疑。我想,这个质疑并不是针对“人的生命成长过程”都在追求需要(或欲望)的满足,而是针对“人的终极目的”都在追求需要(或欲望)的满足而发问的。
在传统文化中,我们常看到关于“终极目的”是无目的的这样的言说。道家的“无为”思想,常被人觉解为最高境界和终极目的的实现。“无为而无所不为”,似乎达到这般天地就达到了最高境界和终极目的。然而,我以为道家的“无为”思想和“无为而无所不为” 的境界,作为象征能指语言,还在于我们如何去领悟。倘若在生活实践层面去体悟,那是一个已经达到最高境界的作为者;倘若是将生活实践层面映射在头脑,在精神世界由感知、认知上升到视觉逻辑(或洞察力逻辑),并由此达到最高境界的灵性智慧,那么,把“无为而无所不为”作为世界澄明和本质直观的最高精神状态,作为终极目的的追求,这个人就是一个自我实现者,应该说已经达到了他的人性能达的最高境界了。
再如,佛学上所说“不二法门”的“一真法界”,对于佛家弟子来说,这应该说是他们精神追求的最高境界和终极目的。普度众生,是他们的核心理念和修行的终极目的。然而要达到这般天地,他们就得打坐、读经、修行,三者缺一不可,还得终身坚持。倘若打坐、读经、修行不到位,没有开启灵性智慧,也成就不了大德高僧。
我通过以上举例想说明的是,说“人的终极目的”都在追求需要(或欲望)的满足,是不容置疑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感知和理解“终极目的”。
马斯洛在《人性能达到的境界》一书里说:“欲望总是最终导向一些我们不能再追究的目标或者需要,导致一些需要的满足。……动机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必须是人类的终极目的、欲望或需要的研究。……精神分析学反复论证过,一个有意识的欲望与它下面潜藏的最终的无意识目标之间的关系完全是直接的”(P4-5)。 “一位作曲家必须作曲,一位画家必须绘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始终都难安静。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实于他自己的本性。这一需要我们可以称为自我实现的需要”。
本人认为,尽管“精神分析学反复论证过,一个有意识的欲望与它下面潜藏的最终的无意识目标之间的关系完全是直接的”,但是,一个有意识的欲望与它下面潜藏的无意识欲望或最终的无意识目标,并不总是能够直接照面的,也就是说,往往是我们自己在意识层面不自知的。如法国精神分析大师拉康所说,人总是欲望着他者的欲望,而大他者的欲望总是作为一个有意识欲望隐藏在背后的。我把“大他者的欲望”理解为一个人接受文化的洗礼所具有的“大我”、“大精神”、类意识类生活主体的类精神。
实现“大我”、“大精神”,是一个人自我实现的终极目的。这个终极目的相对于一个人的人格特质和能力技巧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作为一个人的抱负和理想,作为信仰,形成一种向上的推力和拉力,把人引向人性能达的最高境界;它也可以作为一个杀手锏,在无意间驱赶着追杀着当事人,使得当事人患上马斯洛所说的一种“灵魂病”。因为一个人的人格心理结构若是有大的缺陷,若是能力和技巧不足以撑起抱负-理想的那一片天,大我”、“大精神”就成为一股强大的心理驱动力。一个人在生命的途程中找不到生存的价值感,与追求这个终极目的的“大我”、“大精神”不无关系。
当然,捕捉一个有意识的欲望与它下面潜藏的无意识欲望或最终的无意识目标,这需要精神分析学的特殊技术和方法作为辅助手段。
下一页:“给予爱”与“感受爱”引发的讨论
2022 Copyright ©河南整统心理科学研究院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豫ICP备2021008579号-1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