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统一下

让生活更轻松

名家专栏

关于主体的欲望(讨论)

来源:admin时间:2023-4-7 18:18:10次数:/次返回列表

        关于主体的欲望,本人在上文已提到:拉康认为 “幻象的结构而导致欲望”,但是我们却不可能给欲望下定义。从他描述欲望的情形 “在要求与需要分离的边缘中欲望开始成形”,我们可以猜测到,它不同于我们在观念意识层面所说的大需要概念。大需要概念理应包含人的生理需要、无意识的欲望、意识到的用语言表达的需求(或者说“想要”),而欲望这个边缘地是在个体生命的早期以人的生物生理需要在受到来自他人用话语表达的要求而造成的那种没有普遍满足的缺失的形式开辟的。2006年我们学习研究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时,曾经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卫生医院)医学心理学博士丛中教授有个讨论。他在回帖本人博文“为什么奔波忙碌以求生存的主体竟然将他人的需求摆在自己之上?”
 
        写了一大段文字,这对帮助我们理解欲望概念,很有参考价值。现登载如下,希望朋友们参与讨论。
 
        丛中参与讨论如下:
北大未名居士:   你好!您在文章中说:拉康认为:“无意识是大写的他者的话语”,而“说话主体”作为无意识主体的言说表达的就是“他者”欲望的对象。这就是说,欲望显然不同于生物需要,如果说需要是因为具体对象而得到满足的话,那么,由于欲望的对象不是任何一种具体对象,它其实永远也无法得到满足。同样,欲望也不是需求,需求必须借助于语言,必须得到他人的认可,而欲望从根源上说并不要求他人的认可,它欲望一种绝对的承认。不过,它却在两者的间隙中诞生了,就如拉康所指出的,“在需要与需求的分裂边缘处,欲望开始显露了”。
       我认为,需要(need),欲望(desire),需求(demand),三者的关系:以进食行为为例。
       身体的血糖下降,身体产生紧张,如多汗、心跳快、眼睛花等,如果补充葡萄糖,如吃饭,或者静脉推葡萄糖,紧张感就会消除。这是生物体的活动规律。我们可以说:身体“需要(need)”葡萄糖。
       当身体血糖下降时身体出现紧张,这个身体反应能够被心理感受到。然后补充葡萄糖,紧张消除。这些身体反应的变化也能够被心理感受到。多次重复之后,心理就有了记忆,这记忆包括对紧张感的记忆,对缓解紧张的对象物及缓解(满足)方式的记忆,一般或首先是以形象记忆的方式进行。经过多次重复之后,当再次遇到血糖下降身体出现紧张难受时,心理中的记忆复活,个体在心理上就会回忆起曾经的缓解紧张(的满足)方式和对象物。当外部环境还没有真实出现对象物的时候,个体凭借形象记忆与想象,心中就出现了对对象物及满足方式的想象、期望或期盼,这就是“欲望(desire)”。欲望的两个作用:“画饼充饥”(幻想式满足),“按图索骥”(行为的推动作用,动力特征)。
       在具有欲望之后,个体依据自己心中的期望,睁大眼睛,面向外部世界,去寻找他想要的对象物及满足方式,并且通过语言能够明确表达出他想要什么的时候,就叫做“心理需要(demand)”
       可见,欲望是连接“身体需要”与“心理需要”的中间地带,它一般是形象记忆或者是想象界的。如果连想象都没有的时候,就只是身体需要,如果被个体的理性所认识,并变成语言来表达的时候,就是心理需要。
        个体的进食活动,可以区分为四步来完成:1、身体血糖下降,身体产生紧张,这些身体反应能够被心理感受到。这是生物需求。2、孩子被养育者喂饭,身体的紧张感消除。这个过程经过多次重复,这个喂饭的程序就内化在孩子心里了。3、当血糖下降,而又没有及时喂饭时,孩子感受到身体紧张,心理上启动“喂饭程序”的联想,开始想象、期望、期盼满足方式及对象物,在心中“画饼充饥”(幻想式满足)。4、心中的想象,被理智所认识,用语言来表达,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把心中的欲望,指向具体的外部对象物,并采取行动(满足方式),进行具体的满足。
        在这个四步过程中,第一步,是生物体的内在特征,也完成了从生物体到心理的过渡。第二步,通过经验的满足方式,欲望被环境所培养、所塑造。比如,孩子如果一直是母乳喂养的话,孩子就习惯于吃母乳。如果孩子一直是被养育者喂牛奶的话,孩子就学会了吃牛奶,如果一直是给他用勺子喂面糊糊的话,孩子就学会了、习惯了吃勺子中的面糊糊。这是“欲望”的内化(由外向内)形成过程或学习过程(即,“欲望着他者的欲望”,别人想让孩子吃什么,孩子从小就被他人训练吃某些东西,经过多次重复之后,这些对象物及满足方式就内化为孩子的“欲望”)。第三步,是个体能动性,个体主动想象、期望,主动适应,在期望、想象中,在个体的心理内部,已经具有了对象关系,但只是表象水平或者是感性认识水平。这是欲望“由内向外”的主动表达过程。第四步,欲望能被意识所觉察,能用语言表达,形成理性认识,变成具体行动,推动个体在现实世界里,趋向真实的对象物,采取具体有效的客观行为,来满足心理的需要。当吃了东西之后,食物在体内被消化吸收,血糖上升,身体紧张感消除,最终在生理层面满足了生物体的需要。 
 

       总之,简单一句话:欲望,是当满足方式或者对象物现实不存在时,个体凭借对既往满足方式及对象物的记忆,对未来外部现实对象物的内心想象与期盼。

       可见,主体的欲望是由社会环境或他人内化而成的。比如,做男人,想当一个“好男人”,这是主体的内在愿望,这个愿望的形成,来自于社会文化,同时,“好男人”的标准也是社会文化范畴的,比如,好男人能养家糊口,好男人能让妻子达到性高潮等。主体要完成自己是“好男人”这样一个愿望,就要达到这些外在的、社会的标准。而这些社会的、外在的标准,恰好又是满足了他人主体的心理、生理需要。

        问题是:当内心想象、期盼的是妈妈的乳房时,妈妈却不在家,或者后来断奶了,孩子只能在现实中得到奶瓶或食物;当内心想象、盼望的是苹果的时候,现实中却只有梨。很无奈。这就是替代式满足,一种“似是而非”的满足,与其说满足,还不如说是根本上就没有满足,因为经过替代之后,内心想要的“妈妈”、“母乳喂养的方式”、“苹果”却一直没有最终得到,而且,越替代越远。所以,欲望,永远都是缺欠,永远都是没有得到真正满足。当欲望变成语言来表达,变成“心理需求”的时候,更是连具体事物都没有看到,当把语言当作对象物的时候,人直接打交道的是语言,就更加远离了对象物的物理世界,甚至远离了真实的替代物。人在使用语言进行心理活动的时候,已经生存在自己创造出来的虚拟世界里了。语言具有一般性或抽象性,“白马非马”,我们说的永远只是马,无论说多少遍,我们都无法直接看到骑上那匹具体的白马或黑马。语言把人的生物体与外部真实的物理世界隔开了。语言成了横在人与现实对象物之间的一个屏障。欲望更加地不能真实地得到满足了。

       在临床经验中,病人经常陷入的误区有三:1、他经常是沉迷于幻想中,不清楚他的欲望是什么,不能有效地去面对现实世界,不能有效地去采取行动,他没有完成进食活动的四个步骤过程。所以,他的生物需求也就一直都无法得到满足(力比多从外部撤回到心理内部,或者不能向外部投注)。2、病人总想回到过去,沉迷于对过去的怀念,不肯面对现实和未来(自恋式、幻想式满足)、3、病人只说他不想要什么(比如,他只说我不要痛苦的症状),自我排斥,心理严重冲突,趦趄不前,却不知道他要什么,如何才能得到这些。

        这些问题的解决,应该是,让病人逐渐意识到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些东西如何被无效的行为或对象物及满足方式替代了,或者帮助他如何才能从对过去的沉迷当中走出来,采取具有有效的行动,而不是只在那里与症状做斗争,一味地说“我不要症状/痛苦”,极力排斥症状。

 

        最后,在词语的使用或翻译方面,不知道你们哲学界是怎么样的。在心理学中,need一般会翻译成“需求”,是表达客观性,或生物性、生理性。而demand会翻译成“需要”,表示个体心理内部的属性。desire,翻译成“欲望”,这没有问题。

相关新闻
news show

2022 Copyright ©河南整统心理科学研究院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豫ICP备2021008579号-1

【营业执照】